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
这里的“处”有止的含义。处暑的到来,意味着炎热即将过去。但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天气还未出现。尽管昼夜温差增大,但在晴朗的午后仍然感到十分炎热,这就是为什么民间有“秋老虎,毒如虎”的说法。
中医认为,在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发生变化。既有夏季余留的炎热,同时又有了秋天的燥气。因此,处暑时期的调养非常重要。
处暑期间有许多民俗活动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壹
处暑物候
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”
在这个节气中,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的万物开始凋零;“禾乃登”中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等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表示成熟。
处暑三候在描述一个什么场景呢?
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食物,树叶开始变黄,阳气开始下降,天地中弥漫着肃杀之气,稻谷开始沉甸甸。
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秋天已经悄然来临。
贰
处暑养生
处暑时节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,雨量减少,湿度也相对减少,给人带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。但同时感冒、腹泻、颈肩腰腿痛、关节疼痛、心脑血管疾病容易找上门。
所谓“冷热交换试拳脚,一场秋雨一场寒”。
故处暑养生重点在于养阴护阳,以适应阴阳变化。
除湿热、养脾胃
处暑时节,气候炎热潮湿,人们常常感到头重脑疼,容易出现抑郁、焦虑、倦怠、胸闷和食欲不佳的情况。对于体质湿热的人来说,他们经常感到手心和脚心发热,同时在湿气和热气的作用下容易便秘,大便呈黄色且有臭味。
脾胃不仅负责消化吸收营养,还与妇科健康密切相关,因为月经、怀孕、分娩和哺乳都需要依赖血液。如果脾胃虚弱,无法产生和调节血液,就会导致月经过少、过多、提前或延迟、闭经、异常出血、经前腹泻等问题,同时还可能出现异常白带、子宫脱垂、不孕症等症状。
早卧早起缓秋乏
由于阳气的潜藏,人体常常会感到疲倦乏力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和夏季打盹的“秋乏”。因此,我们应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,确保充足的睡眠,将夏季的“夜卧早起”习惯改为秋季的“早卧早起”,最好在晚上9点到11点之间入睡。
滋阴润燥养肺气
肺脏主要负责呼吸和全身的气血运行。秋季会对肺气造成伤害,而冬季则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变。这是因为人们在秋季养护“收气”的能力不足,到了冬季无法充分滋养和保存“藏气”。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,处暑时要特别注意保养,以防止呼吸疾病的发作。
太渊穴:其中的“太”意味着强盛,而“渊”指的是深潭。这个穴位深入如同深潭,脉气充盈旺盛,因此被称为太渊穴。每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起到滋养阴血、润燥止咳的作用。
燥热时节预防“秋燥”
处暑养生的重点在于预防秋季燥热。中医认为,秋季以燥邪为主,燥热会耗损气血,伤害阴液。气虚会导致四肢无力、神疲懒言;阴虚则会引起咽干、口干、鼻子干等症状。此外,处暑前后,中午气温仍然较高,暑湿较重,脾脏容易受湿邪困扰,也容易感到疲乏。
秋季燥邪在秋分后尤为盛行,此时为凉燥;而在秋分前,由于暑热仍存留,更多见温燥。病症常表现为头痛、少汗、口渴、干咳少痰、咽干不适、手脚心热等,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。这种季节性不适主要与晴朗少雨、秋阳强烈的气候有关。此外,在处暑期间,某些疾病如支气管扩张、肺结核等,在秋燥的影响下也容易复发或加重。因此,处暑时节自我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预防秋燥。
虽然秋燥并不可怕,一般比较轻微且容易治疗,但家庭护理和调养仍然非常重要,否则可能会拖延病情。引发秋燥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不当的饮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。在初秋时节,饮食应以清润为主,即养阴清燥,润肺生津。
另外,预防秋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精神调养,尽可能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一切,以适应秋季收敛的特性。
最后,提醒大家,处暑了,别以为天气凉快了,胃口大开了就可以开启大鱼大肉模式了。
切记贴秋膘尚早,千万小心肺系疾病和过敏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