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度30迈,心情是自由自在。好久没这样沐浴春风了,简直就是美滋滋。到了医馆时,咦...原来是春分节气猜谜题,猜不到的还可以百度。关键通过这个活动,一来了解了节气相关知识,二来我们徐氏中医还有礼品相送,这岂不又是美滋滋的。有朋友会说,哎呀,感觉又错过了“几个亿”,没关系,每月都会有节气活动,只要你来,惊喜不断。
春分介绍 春分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讲道:“春分,月中。分者,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秋同义。”说在二月的中段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,这个时候春天已经过了一半。“春分”日,太阳直射赤道上方,此日昼夜平分,时间一样长。在中医角度来说,这天达到阴阳平衡状态。所以这天会有很多人玩“竖蛋”游戏,蛋的选择最好一头大一头小,就像不倒翁,这样的容易成功竖起来。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元鸟至;二候雷乃发声;三候始电。”便是说春分日后,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,不知道上饶的朋友们今天有没有观察到,下雨时天空打雷并发出闪电,小编特地跑出去观察了一会。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,二十四节气算的这么准。 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天。但乍暖还寒的天气实在令人厌恶。王安石曾经用这样一首诗描述对春天气候的矛盾心情:“春日春风有时好,春日春风有时恶,不得春风花不开,花开又被风吹落。”春分时节后,阳气强盛,万物复苏,各种细菌、病毒在这个节气的繁殖迅速,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高发疾病。 1、呼吸科疾病 春分 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,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,老人、孩子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。冷空气刺激后,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,功能受损,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,引起咳嗽、胸闷甚至哮喘、呼吸困难等。 气温骤降时,有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,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。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,有家族史、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。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应避免接触,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。 2、脾胃疾病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,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,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,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、胃溃疡、胃肠炎等。 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,多喝热水,少吃冷食,按时吃饭。运动要适量,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。起居规律,切记不要熬夜,也不要思虑过度。 3、中风脑梗 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,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。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,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悬殊,低气压、高湿度,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,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,使得血压骤然上升,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。在晚上睡眠时,人处于静止状态,血液黏稠度增加,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的重要原因。 那么“春分”养生需注意什么呢?中医认为,欲养生,先合天道,顺应自然节气变化,以求阴阳平衡。 在精神调养方面,要做到心平气和,保持轻松愉快、乐观的情绪,从而安养神气,切忌大喜大悲、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,与春分时节的“阴阳平衡”特点相应。春分时节,春光明媚,莺飞草长,桃红李白,百花盛放,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,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,增广见闻,以利于肝气的疏泄。 在起居方面,虽然春分已进入二之气,天气日渐暖和,但日夜温差较大,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,天气变化较大,雨水较多,甚至阴雨连绵。此时,要注意添减衣被,“勿极寒,勿太热”,穿衣可以下厚上薄,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,最好能够微微汗出,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。尤其是老人及小孩,抵抗力差,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,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,可以多晒太阳,以利祛散寒邪。 在饮食方面,春分与惊蛰同属仲春,此时肝气旺,肾气微,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,助肾补肝,同时,由于肝气旺,易克脾土,而且今年在进入二之气后,客气为寒水当令,雨水较多,易生湿,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,健脾祛湿。饮食上可多吃姜、葱、荞、韭菜、淮山、枸杞、土豆、椰菜、鸡肉、鲤鱼、鲫鱼等,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。 中医认为,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”然而春养阳重在养肝,春季本来就对应肝脏,那么养肝就显得有为重要了。 1)太冲穴--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。为人身之大穴也。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;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;能在身体虚寒时增加温度;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;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。 2)大敦穴--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状,闭经、疼经、崩漏、更年期。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。(就是经常多揉、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,用爱艾灸熏也很好) 3)中封穴--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,为肝经上的“金穴”它可抑制肝火过旺,利通小便,即“溺窍开则精窍闭”,故是固精之妙法。 4)期门穴--位置源自肝脏附近,长期每天坚持刺激,对人体肝脏会有很大的改善。 5)曲泉穴--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处。它为护膝要穴,还可平压,并适用各种肝虚之症。多揉多收益。疏泄肝气,首取阴包,太冲; 健补脾胃,一般会选足三里,中脘,天枢等穴。 1 END 1 版权声明: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 本文内容仅为中医常识普及,不作为处方,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